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3-08-15 08:4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刘志远

大单元教学是从全局视角看待语文学科内容,将其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能促使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施教活动开始前加强教学设计,要加强情境创设,并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思考,并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表达。将大单元教学当作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载体,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教学。

(一)语文核心素养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发生一定的改变。以往的人才质量标准也显得不合时宜。

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无法忽视的内容,更是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关乎其学习能力和未来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大点,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都是需要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慢慢沉淀的。

(二)大单元教学

新课改的推出,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基于新课改对大单元教学的要求,即倡导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分课时教学进行进一步设计。因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而大单元教学源于一个特定的情境或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基于情境或任务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而形成关于课程内容重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时发现的,并不是教师提出或设计的。教师要根据这些问题开展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这个过程就是完成大单元教学的过程。

(一)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大单元设计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充分整合,以确定授课内容,从而明确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找到课文中有代表信息的部分,同时了解其中的矛盾点。这样在实际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困惑,而教师在解答学生的困惑时,要与其进行充分的问答互动。这样,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文字应用能力就能得到充分锻炼。

(二)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中,要懂得适当放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内容选择,需要进行一定的语言审美活动。而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干预者。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的表达方法要能匹配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将学习中产生的审美体验告知教师,师生间能进行一定的审美交流,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则能得到充分锻炼。

(三)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以往的单元教学活动是以单篇课文教学的形式开展的,而大单元则与这种模式不同。其更注重多篇同时教学,因此能将学生从单篇学习中解脱出来。这样,单元内容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则可以横向对比学习,因此能发现共性学习要素。在特定的情境中的语文单元教学需要剖析多篇课文的要素,教师完成要素整合后,要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体悟相应的语言材料。这样,他们的思维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四)推动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还能让他们产生文化包容心。因为在语文学习中,语文课堂教学能为多元文化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要在此引导学生了解有着不同特质的文化,因此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的尊重,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一)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将语文核心素养渗透在单元整体目标中。为此,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知识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衡量,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将知识点中的内涵罗列出来,对其做认真分析,以促使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吃透教材,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整体教学目标。这样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能明确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或传记所记人物的人生经历,产生共鸣;让学生通过分析传记类文本和回忆类文本中的典型事例,提炼出细节描写的方法等;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能了解回忆性散文或传记的基本行文思维方式,能在文本阅读中了解传主的本色。而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下面逐一分析以上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藤野先生》是鲁迅所作,藤野先生是鲁迅的老师,其与鲁迅身份不同,国籍不同,追求不同,但却成为鲁迅十分崇敬的人;《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关于已故母亲的文章,其文笔朴素,情感真挚,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列夫·托尔斯泰》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熏陶,让他们通过了解一个名人的侧面,感悟人生奋斗的意义,并在学习中体悟人间的温情;《美丽的颜色》是居里夫人的女儿所作……而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广泛搜集相关人物资料。如针对《藤野先生》,教师可以搜集鲁迅和藤野先生的资料,初中生对鲁迅并不陌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接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等。因此,教师可以精简对鲁迅的介绍。同样,对后面的三篇课文,教师同样要搜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资料,最后,可以将搜集来的资料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在人物资料介绍后面的视频中引入每篇课文的知识点,将教学目标展示出来。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能更加高效地了解本单元知识点,他们的学习也能更加有针对性。

(二)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教学内容

初中生思维敏捷,且热爱思考。因此,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要注重情境创设。要用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继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由此看来,课堂情境是初中生大单元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学习者在建构知识时,要基于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建构,这样他们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学习印象。而情境即课堂活动中涉及的语境,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语境中,能引起他们的联想,他们能在发散思考中深化对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时,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如在课堂初期,教师要引出新课内容,因此可以跟学生进行一定的问答互动,如提问:“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一定都积累了一些名言警句吧?谁能分享一下呢?”针对这一问题,初中生都能积极回应,将自己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表述出来,并就其给自己带来的人生提醒或指引展开叙述。而每个同学表述的内容都不一样,学生之间能互相借鉴,以进行新一轮的积累。此外,更重要的是,课堂气氛能变得活跃起来。而教师则可以借助现代信息设备,就同学们的表述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展示名言警句的出处和作者;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仍可以借助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如在下一阶段,教师要引出本单元的重要文本,可以通过板书《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来完成课题展示。接着,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现在我们不看课文内容,单看题目,你觉得它们的共性在哪里?”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各种猜测并完成表达,然后教师让同学们带着疑问通读四篇课文,同时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个问题:“每篇课文都有写景的部分,你能找出每篇课文写景部分的核心内容,并提炼出关键词吗?”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紫藤萝瀑布》中,学生能找到“繁盛”“伶仃”两个代表不同时期的紫藤萝瀑布的状态的关键词。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回答。这样能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接下来,他们能带着满足感进行后面的学习;下一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总结每篇课文表达的哲理,并让他们朗读出原文的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能代表不同课文的图片或背景音乐,如学生在总结《紫藤萝瀑布》中的人生哲理时,教师可以分别播放漂亮的紫藤萝图片和枯萎的紫藤萝图片,同时播放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以帮助学生感悟《紫藤萝瀑布》中的人生观,促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初中生能在教师创设的不同情境中产生不同侧重的思考,完成对不同内容的学习,他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三)设计课堂任务,完善教学过程

课堂任务往往有更好的思维含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大单元教学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要展示更多的真实情境,同时要有完善的教学任务的支持。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更加有指向性,教师才能有效掌控课堂节奏,进而完成高效教学。在大单元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但能保证教师的授课方向明确,还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目的。这样,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配合,学生才能进行更多的有效性思考,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成。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任务。本单元主要学习说明文。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初阶段,直接通过口语叙述完成对说明文的解释:“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文章。”并通过问答互动检验学生的理解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什么例子来?”这时会有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说明书,还有的同学会想到小学阶段学习的《蝙蝠与雷达》……有了这样的互动基础,课堂氛围已经变得十分活跃,学生则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引出本单元文章题目,并以板书的形式呈现。而学生看到《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后,能总结出几篇课文的相通之处,即都为写“物”的文章;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四篇课文,同时为其布置如下阅读任务:“读完课文后,总结一下说明文有哪些特点?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以上问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特征,而他们读完四篇课文后,能感受到每篇课文的语言都十分凝练,且表达上也十分准确。而在师生之间就此问题展开互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的准确性,体会作者治学严谨的态度;完成对上述问题的互动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入“咬文嚼字品语言”环节,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情感性”的部分。如在学习《蝉》时,学生对法布尔所表达的生命的特征的问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或存在理解得不够深入的情况,因此会影响学生对文章情感的领悟。而教师则同样可以通过设计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如可以先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通读课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蝉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而读完课文,学生能给出如下总结:四方面,分别是脱壳、发音、视觉、听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重读文中将蝉的生理特点写成是为了热爱的音乐所做出的牺牲这部分内容,这样,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对蝉的喜爱:他是将蝉当成朋友来写的。

可见,在任务驱动下,初中生能指向明确地进行各项学习活动,因此能较为系统地理解一整个单元的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整合进知识体系中,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回顾整体设计,展开教学反思

好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设计,同时也离不开教学评价。好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关注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对课堂问题的讨论情况,而采用指向明确的评价方法加以评价,使得师生共同回顾课堂活动。这样,教师能完成对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态度的评价,同时能评价其使用的学习方法。大单元教学设计关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始终贯穿单元教学,而且要注重评价方法的创新,要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即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接着教师进行评价总结。这样,教学评价方式足够多元,教学评价的结果才能客观。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既能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又能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样,教师才能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完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以后,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单元课文都为古代写景记游散文,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政治理想。因此,本单元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古代诗文语言简洁、意蕴深远的特点,把握文章主旨积累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从而了解文言文中实词跟虚词的古今意义的不同,能掌握给论据分类的方法,能了解论据的性质等。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参考书翻译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写景、抒情、议论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悲喜观、忧乐观等。因此,在回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上述内容提问:“本单元的几篇古文中分别记叙了哪些事?哪些物?哪些景?哪些人?”可随机抽取三名同学回答上述问题,接着让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回答做出点评。其他同学点评完毕,教师让被点评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以上问题,会有同学混淆景与物,而他们在其他同学的点评中,能听到相关指正,因此他们能了解自己在这一点上存在的学习不足,从而明确物是一种物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景是人心灵所感受的,是物体的一种美观化表达后的景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样,他们的审美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扭转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因此,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感受。教师全面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能为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教学内容,能保证大单元教学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任务,完善教学过程,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回顾整体设计,展开教学反思,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课文情境素养不同情境中的水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10期)2022-11-10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0期)2021-01-04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0期)2021-01-04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护患情境会话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3期)2017-02-14

推荐访问:素养 探究 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