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革命将领

时间:2023-06-25 20: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嘉悦

摘要:回想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岁月,那段共产党人铭记最深的时光,总会让人想起延安这片土地——不仅是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地,更孕育出红军们身先士卒、为民请命的伟大情操。那是植根在国人心中用鲜血换来和平的伟大情操,那是将士们以身作则献给人民最朴素而真挚的关怀。带着对历史的缅怀和崇高的信仰,让我们把视线投入那些延安时期的革命风云人物中。不知大家是否有印象,在那些老照片里的领导们往往住着最简陋的窑洞,穿着一身补丁的素衣旧服,但依旧斗志昂然,依旧有一腔赤诚灼跃在眼角眉梢 。

关键词:革命;延安;将领

而革命将领朱德便是这样的人。

爱国将领续范亭曾写过一首诗:“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为何说“未识将军面”呢?事情源于1942年,续范亭来到延安考察,想拜会传说中的朱老总,可朱德不在办公室。而当续范亭走在田野间时,看见一堆士兵正锄地种菜、挑粪施肥。经人提醒,他才知道原来朱德就在里面。没想到穿着普通战士的粗布衣衫,边干粗活边与人说笑的老农民般的人竟然是八路军總司令。两人第一次见面无需言语,续范亭便已体会到朱德的简朴作风,正是诗中提到的“朴素浑如田舍翁”。如今这件小事仍有文字与录像资料记载,除了范续亭的这首诗,朱德的伙夫头与农民形象也一直深入人心。也许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除了朱德的英雄战绩,还有这艰苦的态度,甘愿用最琐碎的奉献为人民服务,留下最平凡的背影,还有默默留在延安的荏苒岁月。

我们铭记朱德在战场上的英勇,同样也记住了他生活中的琐碎。是平凡的忠厚,也是隐忍的奉献。延安的英雄们战绩显著,可他们依旧保持革命的简朴作风。进行最伟大的使命,打着一个又一个补丁,持枪冲在前线,也和乡亲们一样生活一样清贫。他们承担革命的一切风险,也同样分担着百姓们柴米油盐的烦琐杂务。因为在朱德心中,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延安同志坚守的本分从不为名利只为人民服务,没有例外。因为他们只属于人民,也只属于奉献。

艰苦奋斗、粗布衫衣,最为朴素的穿着用度共存于革命精神。这也是延安精神的代表。真正参与战斗的英雄们,不会因为守护一方就要人俯首仰视,不会因为身上的勋章就想接受万民敬仰。延安之所以是闪耀革命红光的圣地,时至今日也为人称道,来自于在战争中历炼而成的革命精神。在身先士卒的同时也在背后默默守护着平常人家的柴米油盐,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上为民谋取幸福。

用生命作先锋,用简朴作标榜,不多拿百姓一斗米,不比士兵多做一件衣服,不以守护者的姿态高高在上,不以百姓的身份逃避危险。我想这正是以朱德将军为代表的革命同志们,用生命与热血锻铸的延安精神。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力图奉献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同时时刻自律。时至今日这些伟大精神仍值得尊敬仍被人称道,仍留待人们传承与发扬。

猜你喜欢将领延安革命延安的故事歌海(2021年2期)2021-06-22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新教育论坛(2019年14期)2019-09-10南梁名将韦睿初探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12期)2019-01-07不当皇帝就听话民间故事选刊·下(2018年9期)2018-09-19中国的出行革命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6期)2018-07-06衣物叠放有规可循(二)中老年健康(2018年2期)2018-04-10《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延安文学(2017年6期)2018-03-19狄青智取昆仑关儿童故事画报(2017年12期)2017-12-19粉红革命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掀起秋冬潮流革命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推荐访问:将领 铭记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