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红楼梦》中“归美君恩”的文化思考

时间:2023-06-17 18: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伏 涛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后红楼梦》问世于1796年,它是红楼续书的第一部,虽然和前梦相较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在续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它在续书模式的建构、接续点的选择以及接续方式上均有开创之功与借鉴意义。宝玉还俗,黛玉、晴雯还魂以及让贾府振兴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期待,它在人物的心理描写,大家族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揭示以及女性生活方式的描摹上皆有建树。“细筋入骨,精意添毫,洵为雪芹惬意笔也。”(《逍遥子序》)[1]1此序中所言乃作者逍遥子的故弄狡狯,“托名‘曹雪芹’是其修辞笔法也为自高身价,目的无非在于为续书的合法性张本。”[2]115《后红楼梦》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君、亲、师的抒写与歌颂,本文仅就其中“归美君恩”做一些思考。

后梦中“天恩祖德”以及意思相近之词反复出现,其复现频度之高在小说史上实属罕见,在常见的红楼续书中更是独一无二,这自然会,也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因论述所需,现迻录部分如次:

良玉道:“外甥早失怙恃,毫无所知,叨蒙天恩祖德,外家的庇荫,中了乡榜一名,缴幸微名只有惶愧……”贾政听了,也着实的喜欢,就说道:“好外甥,你舅舅懂得什么,虽则小时候也阅过诗书,这念书的苦功那曾走到,全仗着祖父上功勋,圣天子的恩典,就现现成成的上了仕途。说起天恩祖德,真个昊天罔极,何曾报效得分毫。”贾政又指着宝玉同兰哥儿道:“就是他这两个孩子更懂得什么,也叨天恩祖德中了举……”[1]95-96

贾琏已知姜翰林超升之喜,就先说道:“姜妹夫高才,不次升擢,圣恩如天,连咱们这两府里也光辉的多了。”[1]201

这姜景星少年殿撰,又是圣眷隆重,新近超迁。[1]205

也将赵全的事说了一遍,说道:“咱们世代忠厚人家,时刻留些有余,还恐怕天恩祖德承载不起。大家伺候过老太太,想着老太太怎么样的仁慈,咱们敢忘记了?”王夫人众人无不叹服。[1]213

这黛玉是个为头的人,心里总要出人头地。先扎了两座郭汾阳庆寿,题上一个“世受天恩”的匾额,送到贾氏宗祠,林府家庙里去。[1]232

贾政随即带了宝玉入朝谢恩,回来免不得又是一番庆贺。贾政便叫宝玉跟着曹雪芹着实的用功。圣恩如此高厚,不要辜负了,快快的做殿试功夫。[1]255

李纨就说:“咱们府里真个极盛起来了,也没有什么缺陷的。就算老太太过背了,老祖宗的寿也很高。咱们老爷又这么忠厚积德,真个天恩祖德,日引日长。”[1]290

天恩祖德日方中,彝训清严教孝忠。共爱薄昭持谨恕,更推郭况守谦恭。[1]407

“天恩祖德”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有:“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3]1天恩,帝王的恩惠。祖德,祖宗的功德。不忘天恩祖德是忠孝思想的体现,是侍奉君亲思想的流露,这是孔子“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4]183精神的继承。《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221“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5]234一部《孝经》便是一部“忠经”,忠君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关键因子。“大旨谈情”的《红楼梦》中这一思想根深蒂固,逍遥子于此深有体会,在其续书中对此发扬光大,不同于前梦的是对君王之忠被他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其原因无非是为了更好的立身。“情虫”不彰,“禄蠹”显著乃后梦之特征,后者具体体现在对君恩的描写,“天恩祖德”的高频出现流露出作者的家国观念、忠孝思想与入仕情怀。贾政及其家人在承恩受宠之时常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6]323之感,这自然会引起我们对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当年祖上从龙征战有功,后代蒙荫享受荣华富贵,时过百年,贾家不愿也不能一直躺在祖上的功劳簿上享清福,必须再立新功,重邀新宠。让贾家引以为豪的是贾政为官清廉,政绩显著;
惜春入宫为仲妃;
宝玉入职翰林,屡受圣眷;
林良玉、姜景星入朝为新贵。值此盛极之时,贾政诚惶诚恐,他说:“咱们家世受天恩,说不尽的昊天罔极,真个做臣子的就能够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上来。而今又到了这一步地位,我就做梦也没有想到,天高地厚,那里尽得个寸忱,我到衙门里自己也尽着巴急,只要拿出个良心,不敢丝毫欺隐……”[1]306小说中类似的抒写数见不鲜。圣明之世,士子归心,这既源于臣子“一饭不忘君”的感恩,更因为皇恩的浩荡,君主的英明。小说中对君主英明写得具体细微,让人肃然起敬。

1.十全功业,四海向心。后梦产生于乾隆盛世,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对此众说纷纭,其中不乏责之过苛者。“十全”主要就其武功而言,在文治方面乾隆帝也取得傲世的成就,四库全书的编撰便是其一,其不世之功彪炳史册,这方面可参看美国学者欧立德的《乾隆帝》。“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在其《檐曝杂记》“圣躬勤政”“圣学一”“圣学二”“圣射”条中言之綦详。“上圣学高深,才思敏瞻,为古今所未有。御制诗文如神龙行空,瞬息万里。”[7]6赵翼因科举和圣上有恩怨,这在“辛巳殿试”中有详细记述。其《廿二史札记》是“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秉持实录精神的他在札记中所言也该是“不虚美,不隐恶”的。乾隆皇帝的丰功伟绩毋庸置疑,乾隆朝的富庶与强大信而有征,这是一个给人无穷盛世联想的时代。乾隆尝谕百僚曰:“尔诸臣尚其深自省察,交相劝勉,屏绝揣摩迎合之私心,庶几无旷厥职,而实有补于政教,戒之慎之!”[8]484此时汉人对清朝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恰如钱穆《国史大纲》所说:“汉人反动心理,殆亦消失净尽”[9]633,此乃民族融合的结果。乾隆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君主都汲汲于树立自己文明之君的形象,为此,他做出很大的努力,示天下臣民以表率。这很大程度上笼络了士子,体现在思想上向心与文治上向学。换句话说,乾隆的文治理念及其训饬对臣民的影响在文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那就是士子的归心与向学。“天子右文,群臣躬遇休明,翊赞文化,彬彬称极盛矣。”[10]3104挟九五之尊的话语优势将自己的文艺兴趣施加于臣僚士民,这更容易得到读书人的接受和拥护,兼之科举功名的吸引,正如黄仲则诗云:“方今幸值右文代,石渠众彦趋如云。”[11]232周星舆在《王星君诫传》中对当时的文化氛围有具体记述:“国家当康熙、乾隆之间,时和政美,天子右文,王公大臣相习成风,延揽儒素。当代文学之士,以诗文结主知、致身通显者,踵趾相错。下至卿相、节镇,开阁置馆,厚其廪饩,以海内之望,田野韦布,一艺足称,无不坐致赢足。”[12]25小说作者生逢盛世,值此右文时代,他无疑也是这渴望赢足人群中的一员。不管他是成功者,还是渴望成功者,盛世都会给他实现愿望的幻想。圣上的光辉形象矗立在无数士子的心头,这在那个时代的文献中,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体现,《后红楼梦》便是如此。十全老人在作者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小说中归美君恩的根本原因。

2.痌鳏在怀,民胞物与。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的“君权天授”思想影响深远,他认为皇帝是天之子,代表天的意志,人应绝对服从皇帝。“民心无常,惟惠是怀。”(《尚书·蔡仲之命》)[13]262皇上勤政为民,上天支持他,授予他管理百姓的权利。后梦写出了圣上的勤政为民,具体体现在旱灾求雨上。长时间不降雨必然会导致旱灾,而旱灾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有关旱灾问题在乾嘉诗人赵翼、洪亮吉、赵怀玉等人诗作中皆有抒写。士子的爱民之心在小说中体现在对圣上心系苍生的歌颂,久旱不雨圣上亲自带头求雨。

黛玉道:“好了,有雨来了。听说圣上一心爱民。为了这个雨迟了些,天天宵衣旰食。我们老爷也日夜不眠的吃斋念经,四更天就出去随班祈祷。可知道圣天子至诚动天,有求必应呢。”[1]272

此语表达了黛玉对圣上心系民生的崇敬之情,君王的宵衣旰食、夙夜在公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也一定程度上唤醒黛玉对红尘的眷念。虽然雨不是求来的,但这种夙兴夜寐积极求雨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关心百姓的举措是天下太平、社会和谐、百姓富裕、国家强盛的保障。它也是让原本看破红尘立志成佛者驻足人间,管理贾府,为贾府振兴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之一。再看求雨成功后圣情大悦的庆祝情状。

直到下午过后,只见接连几次的人打进来,喧天的报大喜。贾政连忙赶出去问,原来天子爱民望雨,因为三时天旱,得了喜雨,圣情十分欣悦,御制了一首喜雨古风,就将翰林单子点了些知名的及现在京的四五位状元、十几位榜、探,又点了翰林院衙门及别衙门的名士,共有三十六人,宣到内殿,和这一首御制诗,又加一首到鼓一中赋,以题为韵,限香交卷,赐上方珍馔,圣上亲自御殿面定甲乙。[1]274-275

初读时有小题大做之感,转念一想并非如此,因为干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多少人的生活,后果足以撼动国之根基。这里求雨成功后的“兴师动众”写出天子得雨而欣悦的实况,写出翰林学士职责的一种,此中含蕴的是作者对天子关注苍生的感激之情、拥戴之意。如果小说中没有这样类似的抒写,那么“归美君恩”就落不到实处,也就很难让人信服。

3.举贤不避亲,公正用人。后梦中对乾隆朝的右文重才多有抒写,可贵的是小说中写出圣上用人的公正,公正主要体现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举贤不避亲上。

选拔人才的不拘一格见于小说第十九回,“不期这年会试榜发了,天子将进呈文字逐一看过,嫌他平平无奇,忽忆起从前看见的宝玉乡举文字来,便查问前科走失的第七名举人贾宝玉曾经招着没有。及至奏明了在家养病,错过会试之期,现在病痊居家等因,圣情大悦,即命将贾宝玉钦赐进士,一体殿试。”[1]255宝玉因病未能参加会试,圣上破格赐予进士,一体殿试。宝玉殿试中考策问未被迂腐的考官认可,好在他诗赋趁手冠场,考了第一,就用了一个庶吉士之职。有人会认为这次破格源于对元妃、仲妃的感情,以为在抡才大典中皇帝有卖人情的嫌疑。这其中有没有感情因素在呢,答案是有可能,圣心难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宝玉确实有才。任用宝玉是因为其文章切题,符合实情与圣意。在和御制喜雨古风时合了圣心,将宝玉补了侍读学士,并御笔填了一个“青云满后尘”的匾,又赏文房四宝六件,又是瓶一件,如意一枝。为防止他人误解,“天子就将宝玉的卷子赏与同考的看,无不叹服”[1]275。敢于公开源于公正,如果宝玉表现平平而被赏赐,这就是徇私舞弊。如果表现突出却因为身份特殊而不敢任用,举贤避亲便是真的不公。圣上敢于将宝玉卷子给同考的看,这说明他写的的确好,这种举贤不避亲让人心服口服。

国家是否强大与人才的培养与任用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代明君对任人唯亲的危害性十分清楚,对此他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原来元妃在妃嫔之中十分贤德,圣眷本优。只是圣人之世有功方用,不肯推恩到戚谊上去。故此贾政一门也只照常供职,就是升迁上去,也只靠得清慎廉勤。”[1]292-293贾家既是拥有丹书铁券的勋臣之家,又是皇亲国戚,如果圣上推恩戚谊,便会让他人心生腹诽。如果贾家飞扬跋扈、恃强凌弱,那么既有损皇家形象,也对贾家不利。“贾政生性公正,又是遇事十分用心,真个的声名日起,彻于九重,这圣神之朝,做臣下的尽了一长,传达天听,不比那前代标榜习气,要待科道交章论封来。贾政这样居官,就一岁九迁,朝野也都推服,反为他是个椒房之戚,升转倒觉得迟了些似的。”[1]298-299此时惜春入宫为仲妃,又得圣眷。宝玉颖拔绝伦,深得圣主隆恩。姜景星、林良玉又是状元、探花,皆天子得意门生。圣上并未感情用事,对待老臣贾政不但不徇私情,反而“升转倒觉得迟了些似的”,这让臣子心悦诚服。君正臣忠,贾政可谓“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6]469故而每获圣眷时贾政便会“苦口的说着天恩祖德,大家将忠孝两字,彼此警戒一番。自贾赦以下,无不志诚悦服。”[1]294圣上的正大光明征服了贾政,贾政的勤谨忠正感染了家人。

4.反对铺张,提倡节俭。史湘云在惜春所绘的大观园图卷上填上“仲春”,图卷为媒,惜春进宫为仲妃。在贾府她乃贾赦之女,在宫中她是皇妃,其节俭主张既代表贾家又代表朝廷。原著中贾府奢侈无度,弊端丛生,后因抄家而破败,后梦作者拟通过开源节流让贾府复兴。后梦中富豪林良玉的出力相助属于开源,仲妃提出的节俭要求意在节流,她提出的“五条规矩”让节流具体明晰且便于执行,这是原梦中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后梦中也写省亲,与前梦中元妃省亲相较,后梦中仲妃省亲体现出的批判力大不如前,让一直和黛玉参禅论道的惜春入宫为妃亦显突兀。仲妃省亲时说:“咱们家天恩祖德,上到这个分儿,盛也盛极了,只有‘小心赤心’四字吩咐一家子,我而今有五条规矩,发交下去,大家遵着。……贾政就跪着执笔记了。送过天使,叫黛玉恭恭敬敬楷书誊出来,装裱好了,挂在荣禧堂中,遇着朔望也焚香拜读。”[1]294-295前梦中就有对节俭的提倡,后梦顺承此意并发扬光大。这对于气焰熏天的世家大族和如日中天的大清帝国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这种忧患意识对于世家大族、大清王朝都是不可少的。“一切事情办得太繁华了,就是从前的娘娘也曾再三警戒一番。姑娘吩咐,比照了从前要减去十分之八,不许半点儿浮华,倘一进园来看见了什么格外装点,立刻回銮。可知道圣上为了百姓上,亲劳圣驾省方观民,从不肯费民间一草一木。”[1]388这是贾琏转述的仲妃懿旨,省亲时“仲妃也喜喜欢欢,不像元妃垂泪的光景”[1]393-394。原梦中的“元妃省亲”是贾府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元妃省亲时的泪水中既有深宫生活的难言之隐,“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3]239,又有与亲人隔绝之痛,“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3]240同时预示着贾府的式微乃至王朝的走向穷途末路。后梦中的“仲妃省亲”是贾府走向兴盛的前奏,是天下承平的情状,是士子歌功颂德,为时代唱赞美歌之必然。“我喜的是依了我节俭恭谨,可以保守了天恩祖德,往后只守着这个规模。”[1]394她之所以郑重其事地提出五条规矩,并反复强调节俭是因为这样“可以保守了天恩祖德,往后只守着这个规模。”[1]394这是仲妃对娘家人说的,其实对于“婆家”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大清帝国如日中天之际,贪图享受的奢靡之风潜滋暗长,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在小说中写出以引起世人的注意,这是小说干预现实功能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后梦作者还是有功的。仲妃提出的五条规矩是要求贾府人等执行,不能看成仅仅是她个人意见,“可知道圣上为了百姓上,亲劳圣驾省方观民,从不肯费民间一草一木。”[1]388这明显是圣上的旨意,仲妃于此为圣上代言。圣上为民求雨,公正用人,提倡节俭,小说中这些抒写并非全无假借,皆“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桃花扇凡例》)[14]11,如此明君被人拥戴理所当然,势在必然。

《后红楼梦》中不只贾政一口一个天恩,林良玉也是口不离“叨蒙天恩”,李纨对天恩更是感激在怀,林黛玉扎花灯时亦不忘“世受天恩”,就连反对禄蠹的贾宝玉在小说结尾的联吟中也脱口说出“天恩祖德日方中”这样的诗句,作者甚至借隐逸之士张梅隐之口说:“当今尧舜之世,泽及万民,那有天光照不及的地方。”[1]385总之,“归美君恩”在后梦中最为显著也非常普遍,除了上面提到的圣上赫赫功勋以及小说中写到的贤明睿智引起士子内心油然而生的敬意外,尚有一些其他原因,首先是小说结构的需要。

1.还魂理由,还俗根据。说是黛玉、晴雯还魂的理由,是因为亲情可恋,家庭温馨。是因为君恩可嘉,社会和谐。因为亲情可期,社会有望,才让看破红尘,准备修炼成仙的林黛玉重新找回人生希望,重返人间,驻足贾府,担当起管理贾、林二府的重任。宝玉还俗的主要理由源于黛玉重生,源于作者续写红楼之需。在前梦中宝玉中举第七名后离家出走,是因为人间无望,是因为他最爱的人绝迹世间,已归仙班。后梦为黛玉、晴雯伸冤张目,让她们再入人间,宝玉随之还俗。“一出白云中,又入人间世。”(袁枚《班竹小住》)[15]700一旦还俗就必然要面对科举仕途和爱情婚姻问题,也就必然牵涉到禄蠹之念、情虫之思。这是前梦“大旨谈情”思想主脑的承袭,也就成了后梦中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此而论后梦远不如前梦,前富哲思,后多人间俗念,之间差别之大犹如天上人间。孝亲之思、忠君之念是后梦小说体系建构的需要,君恩愈浩荡,亲情越可依,人间就更有磁性,就更容易让小说中人物留念人间,“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黄景仁《失题》)[11]276心偶尔在彼,而身却常在此。黛玉、晴雯的一同归来为宝玉还俗找足理由。黛玉还魂后很长时间心不在焉,一心做着神仙梦,后来她之所以回心转意,除了旧情难忘外一定还有“天意”与君亲之思。“原来人生世间,凡百事总跳不出一个天。到了天意转来,这人心就不由得不顺了。”[1]154“黛玉想起贾政为人实在的清忠骨鲠,算得一个公正大臣,这样当官,真可以配得上天恩祖德。”[1]307舅舅贾政给外甥女黛玉树立了榜样,榜样的引领与对舅舅恩情的报答是黛玉由出尘转向入世的一个原因。

2.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前梦中贾雨村“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3]18,他是贪赃枉法、为非作歹的典型。后梦中贾政对黛玉说:“你的雨村先生从前在军机处那么样喧赫,如今有人举他,他倒决意入山去了。实在宦海波涛经过了便也心惊胆战,怪不的他。”[1]278“那雨村先生就苦苦切切写了一封恳札来,说他是得过不是的人,虽则圣仁之朝,恩典宽大,原有弃瑕录用的一班废员,但则是圣天子明良一德,众正盈朝。想起自己从前的许多不是,没有什么可以对得君父的。”[1]276-277贾雨村的升迁曾得到贾政的帮助,后梦有意让贾雨村现身说法,这对贾政亦有警示作用。

赵全也是一个反面典型,“原来锦衣卫堂官赵全犯了大不是,拿交刑部问明治罪,给发功臣之家为奴。”[1]209刻薄的赵堂官曾是贾府抄家时的急先锋,“及至审案之日,遇事搜根剔骨,百般的挫磨。”[1]210他犯事后被发配到贾家为奴,贾政晓之以理:“赵老哥,你的不是呢,原也不小,亏得天恩高厚,发到这里来,到底是和旧同寅儿,我怎么肯慢你。咱们自从祖宗下来,从没敢刻薄待人。你往后再不要这样,咱们大家伺候主子,当今圣上就是一个天,大家戴着天,拿出个良心就好。你往后只要自怨自艾,做过堂官的怕没有一个弃瑕录用的分儿?”[1]212此中除感恩天德外,便是忠厚待人之意,这忠厚待人源于传统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16]340的思想,意在“留余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贾政对官场变化无常的认知,“做过堂官的怕没有一个弃瑕录用的分儿?”如果此次贾政报复赵全,一旦赵全东山再起,冤冤相报何时了?贾雨村的仕宦风波与赵全的落马,让我们分明感觉到官场上的风云变幻。这也是小说中总是胆战心惊地面对君恩的原因。

3.功名之念使然。许隽超认为《后红楼梦》作者是“毘陵七子”中的吕星垣,吕之同乡好友管世铭在《题吕叔讷诗卷》中有云:“里閈近论才子最,洪(稚存亮吉)黄(仲则景仁)而外此君奇。”[17]188这是对吕星垣在乾嘉常州才子中地位的充分肯定。管世铭《退直口号》有云:“窃禄不缘他道进,立朝常畏受恩多。”[17]133该句道出士子普遍性的心理。无欲则刚,士子在皇权面前直不起腰杆,主要是因为有所企求。不拒绝科举功名是宝玉世俗化的依据,也是贾府兴盛的理由。后梦中多写科举,“只听得传进来说兰哥儿中了八十名进士了。又是那角儿门响,说林大爷高中了第十三名,那位姜老爷更高中了第二名。”[1]122“却说贾政、王夫人、李纨三个人,见兰哥儿连捷了,也很喜欢,也忙忙的应酬了一番。”[1]123“且说姜景星、林良玉、贾兰努力争名,又有曹雪芹、白鲁埛切磋之益,渐渐的殿试朝考已毕,而且引见过了,一甲一名状元便是姜景星,一甲三名探花便是林良玉,贾兰也用了庶常吉士。”[1]127

场屋得手是贾府振兴的最佳通道,贾府的兴盛主要体现在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贾府的经济振兴得益于林良玉的加盟,他将千万资产的半数归还黛玉,这给经济周转困难的贾家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在提到林良玉财富积累时,小说中言:“这王元一面料理地亩粮食,一面在外路贸易,又在盐务里营运,这事业就泼天的兴旺起来。一则圣人之世博敛轻徭,二则林氏积德不小,三则时候地面俱好,四则王元始终实心,各种计算起来竟有了一千八九百万的家事。”[1]55林家成为富豪主要靠的是做生意,由此亦可见作者对从商的兴趣。在总结兴旺原因时摆在第一位的是“圣人之世博敛轻徭”。在政治上,除了贾政升迁,惜春为仲妃外便是宝玉、贾兰、林良玉、姜景星的科举入仕。宝玉、贾兰是贾政子、孙,林、姜二人乃贾府快婿。他们的场屋胜出,步入仕途让贾家壮大了势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残句)科举入仕是朝廷笼络士子的手段,其大权主要掌握在皇帝手中。此时的贾家是科举最大的受益者,这也是小说中“归美君恩”之因。

4.君恩无常,伴君如虎。“谁知天地间的事千变万化,谁也料不定来。”[1]157小说第十二回中这句话切勿草草看过,看似平常的话语透出作者的深心,揭示了人事无常的普遍性。贾府由盛转衰,后又振兴便是如此。“且说姜景星将到回九之期,适逢贾赦得了员外郎,贾政升了京畿道御史。这贺喜的又忙起来”[1]206。小说中贺喜的场景写了多次,在感激浩荡皇恩时也写出仕途上的如临深渊。

只见贾琏飞跑进来道:“宝兄弟呢?唷,你在这里,快些带了笔砚赶进朝去。”众人都骇呆了。贾琏一头喘,一头说道:“内阁里条子说飞风的走,差不的一刻,你快走,那边姜、林二位也待上车,快走快走。”宝玉只得飞速穿衣去了。众人都到王夫人那里,大家提心吊胆的,都替他担一把干系。[1]274

这里正在喜欢,忽然间说内阁有信,传宝玉同良玉、景星。宝玉只得阻了兴冠带而去。王夫人等不放心,就同众姐妹来到上房里来。下午宝玉回来,方知道派了纂修的书,每日五更便须赶进去办事。[1]380

直过了端午节后,谁想贾政、宝玉又派了随驾出差。王夫人等心里益发惊慌。……直到七月里,父子两人换班回来,合家大喜。[1]380-381

在小说中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些与贾府振兴主旋律不和谐的噍杀之音。皇上招集一帮文士和其御制贺雨诗,宝玉厕身其间,贾琏飞跑通知,“众人都骇呆了”,“大家都提心吊胆,都替他担一把干系”。翰林院安排宝玉、良玉、景星编撰书籍时,“王夫人等不放心。”贾政、宝玉随驾出差,“王夫人等心里益发惊慌。”这些都是例行公事,履职时家人总是这般紧紧张张,有胆战心惊之感。

在小说第二十八回中,贾政请高明的南方先生张梅隐为之打卦,王夫人道:“你请他占什么卦?”[1]382贾政道:“占个家宅平安罢了。”[1]382在家族极盛之时,贾政请高人算上一卦,此“家宅平安”的诉求中能看出求卜问卦者此时内心世界的恐惧戒警,这临深履薄中有对君恩的患得患失,有对否极泰来的认知,也有对君恩无常的顾虑,这就难怪他总是谨言慎行、惶恐不安。这既是传统忠君思想的根深蒂固,也折射出清初满族统治者对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带政治重压下的士子诚惶诚恐的心理。当然,这也是文字狱盛行时代作家畏罪心绪的曲折反映。

综上,文章先从小说中君王的丰功伟绩、心系百姓、量才为用、提倡节俭四方面看“归美君恩”的合理性,接着思考小说中“天恩祖德”高频出现背后对“归美君恩”的文化思考。一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二是小说人物经历的必然;
三是功名之念的驱使;
四是君恩无常,伴君如虎的仕途经验的文本再现。后梦中“归美君恩”是天下一统的必然,是万众归心的体现。这歌功颂德中的盛世之音与原梦中悲凉之声形成鲜明对比,高下之分不言而喻,对此不必责之过苛。如果能平心静气地对它作非经典阅读有益于原著的经典化,其政治教化功能的突出便于考察时政得失,亦有利于作家家世、身世的考量。

猜你喜欢贾政贾府宝玉《红楼梦》中贾府的男子教育散文百家(2021年4期)2021-11-12宝玉不喜欢的男生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2-08刘姥姥的知恩与贾雨村的不义鸭绿江(2020年27期)2020-11-17贾府的“吹哨人”杂文月刊(2020年5期)2020-07-06浅析焦大之骂杂文月刊(2020年6期)2020-07-06论宝玉之泪红楼梦学刊(2020年5期)2020-02-06宝玉受笞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11-23宝玉问路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01-14红楼梦后四十回贾政形象的转变青年文学家(2016年14期)2016-04-29贾政也有温情时晚报文萃(2015年10期)2015-12-15

推荐访问:红楼梦 思考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