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经济运行对比分析——基于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

时间:2023-06-16 12: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陈志辉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青年和社会建设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1]。2021年,国家级新区在切实做好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时,采取措施促进经济明显复苏。湖南湘江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抬高发展坐标,强化全域统筹,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湘江新区打造成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国家级新区作为一种新型综合功能区,主要体现为发展战略定位之“新”、重点领域体制机制之“新”、经济发展产业形态之“新”及社会治理方式之“新”。[2]自成立起,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建设模式、产城融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3-7]。202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将国家级新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此后,学者们高度关注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质量问题,并从经济指标、空间优化、带动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8-11]。已有国家级新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等方面展开,或是以单个国家级新区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而将单个国家级新区与全国国家级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发展对策的还不多。本文在对2021年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2021年湖南湘江新区经济运行的优势与差距,进而提出湖南湘江新区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的对策建议。

(一)地区生产总值

总量方面,2021年,国家级新区实现GDP合计5.65万亿,占全国GDP的比重为4.9%,较2020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国家级新区中,上海浦东(15353亿元)和天津滨海(6715.5亿元)2个新区GDP在5000亿元以上;
青岛西海岸(4368.5亿元)、重庆两江(4206.9亿元)和四川天府(4158.8亿元)GDP在4000-5000亿元区间;
湖南湘江(3674.2亿元)和南京江北(3619.7亿元)2个新区GDP在3000-4000亿元区间;
大部分新区GDP在1000亿元以下,其中贵州贵安(500亿元)、河北雄安(312.9亿元)和兰州(300亿元)3个新区GDP在500亿元以下。增速方面,2021年,国家级新区GDP比上年增长9.3%,高于全国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兰州(20%)、河北雄安(17.6%)、南京江北(12.3%)、青岛西海岸(10.3%)、江西赣江(10.3%)和上海浦东(10%)6个新区GDP增速超过10%;
云南滇中(1.3%,低于云南省6个百分点)、贵州贵安(5.0%,低于贵州省3.1个百分点)、陕西西咸(3.7%,低于陕西省2.8个百分点)、浙江舟山群岛(8.4%,低于浙江省0.1个百分点)、长春(6.5%,低于吉林省0.1个百分点)5个新区GDP增速低于所在省份。湖南湘江新区GDP总量达3674.2亿元,总量居全国新区第6位;
比上年增长8.4%,增速居全国新区第12位。

表1 2021年国家级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比情况

(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021年,国家级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77万亿,同比增长16.9%。2个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1万亿以上,其中上海浦东新区达到1.24万亿,增长14.8%;
天津滨海新区1.05万亿,增长17.5%。除贵州贵安新区(下降11.4%)外,国家级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实现较快增长,并有4个新区增幅超过了20%,其中,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增长46.7%、四川天府新区增长21.8%,青岛西海岸新区增长21.6%,南京江北新区增长21.2%。湖南湘江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421.6亿元,总量居全国新区第7位;
比上年增长10.6%,增速居全国新区第14位。

图1 2021年国家级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国家级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
比上年增长6.7%,增速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其中,湖南湘江(3042.7亿元)、上海浦东(2716亿元)、重庆两江(2319亿元)、四川天府(2142亿元)、青岛西海岸(2120亿元)、天津滨海(2070.8亿元)6个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超过2000亿元,贵州贵安(483亿元)、兰州(460亿元)、哈尔滨(416.6亿元)、大连金普(404.8亿元)、长春(400.7亿元)5个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低于500亿元。从增速来看,共有10个国家级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0%,其中广州南沙(22.3%)、河北雄安(22.1%)2个新区超过20%。湖南湘江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2.7亿元,总量居全国新区第1位;
比上年增长9.9%,增速居全国新区第11位。

图2 2021年国家级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1年,国家级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万亿,比上年增长15.1%,增速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其中,8个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00亿元,居前3位的分别为上海浦东新区(3831.80亿元)、重庆两江新区(1691.99元)和湖南湘江新区(1436.60亿元)。兰州、贵州贵安2个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100亿元。5个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15%,其中贵州贵安(51.0%)、广州南沙(28.2%)和上海浦东(20.4%)3个新区增速超过20%。湖南湘江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6.60亿元,总量居全国新区第3位;
比上年增长14.4%,增速居全国新区第8位。

(五)进出口总额

2021年国家级新区进出口总额总体实现大幅增长。14个新区中(四川天府、陕西西咸、云南滇中、哈尔滨、长春五个新区未公布进出口总额数据),上海浦东(2.39万亿)、天津滨海(6340亿元)2个新区进出口总额在5000亿元以上;
重庆两江(2903亿元)、青岛西海岸(2800亿元)、广州南沙(2600亿元)、大连金普(2570亿元)和浙江舟山群岛(2354.9亿元)5个新区进出口总额在2000-5000亿元之间。共计9个新区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0%以上,增速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兰州新区(103%)、河北雄安新区(64.4%)和青岛西海岸新区(45%)。湖南湘江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922.8亿元,总量居第9位;
比上年增长24.2%,增速居第8位。(见图3)

图3 2021年部分国家级新区进出口总额情况

(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1年,国家级新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增速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由于部分新区直属区、统筹区等情况较为复杂,向各个新区收集的财税收入数据口径可能存在差异)。其中,上海浦东(1173.7亿元)和天津滨海(572.4亿元)2个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500亿元;
四川天府(460.7亿元)、湖南湘江(386.5亿元)、南京江北(346.2亿元)和重庆两江(301.7亿元)4个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300-500亿元之间;
河北雄安(43.1亿元)、兰州(32.4亿元)、长春(17.9亿元)和贵州贵安(14.6亿元)4个新区不足50亿元。从增速来看,国家级新区中仅贵州贵安新区(-16.8%)出现下降,其余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兰州(63.9%)、陕西西咸(26.8%)、四川天府(20.8%)、广州南沙(19.8%)、湖南湘江(15.6%)5个新区增速超过15%。湖南湘江新区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5亿元,总量居全国新区第4位;
比上年增长15.6%,增速居全国新区第5位。

(一)湖南湘江新区经济运行的优势

1.固定资产投资排全国新区第1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扩大有效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湘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多年排名靠前,2021年湘江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2.70亿元,居全国新区第1位,排名比上年提高5位,是唯一超过3000亿的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重点领域投资态势良好,共铺排年度重大投资项目662个,完成年度投资1713.51亿元,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全年签约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137个,合同引资13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三类500强项目10个。民间投资进一步扩大,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当前,湘江新区面临强省会战略、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新片区开发等多重发展机遇,投资必然迎来新一轮黄金期,从而进一步带动湘江新区经济的发展。

2.上市企业数排全国新区第2位。湘江新区一业引领(工程机械)、两大主导(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优势(食品加工、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速构建,集聚培育了一大批上市企业。2021年,湘江新区共有上市企业39个,居全国新区第2位。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全国新区第3位。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扩大消费是经济发展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点,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湘江新区经济发展重新进入快车道。2021年,湖南湘江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6.60亿元,仅少于上海浦东(3832.00亿元)和重庆两江(1691.99亿元),居全国新区第3位,排名与上年持平;
比上年增长14.4%,增速居全国新区第7位,增速排名比上年提高3位。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长沙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长沙市于2022年2月19日正式印发《关于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将进一步促进湘江新区消费提质升级。

4.财政收入总量排全国新区第4位。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逐年递增,在经济增速略有放缓、减税降费措施次第推出的背景下,湘江新区财政收入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从总量看,2021年,湘江新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50亿元,居全国新区第4位,排名比上年提高1位。其中税收收入306.40亿元,居全国新区第4位。从增速看,湘江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15.6%,增速居全国新区第5位。

(二)湖南湘江新区经济运行的主要差距

1.经济增长较慢。从总量上看,2021年湘江新区实现GDP 3674.20亿元,居全国新区第6位。湘江新区与排名邻近的几个新区比较,追赶和被赶超的压力都比较大。与排在前面的青岛西海岸、重庆两江、四川天府分别相差了694.33亿元、532.74亿元、484.60亿元,要实现赶超有一定的困难;
与排在后面的南京江北相比,只多了54.46亿元,面临着随时被赶超的压力。从增速上看,2021年,湘江新区GDP比上年增长8.4%,增速居全国新区第12位,比全国新区GDP增速(9.3%)低了0.9个百分点。在排名靠近的几个新区中,湘江新区经济增长最慢。排在后面的青岛西海岸、重庆两江和四川天府经济增速分别比湘江新区高出1.9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排在后面的南京江北则比湘江新区高出了3.9个百分点。

图4 排名邻近的5个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2.工业经济较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湘江新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差距比较大。2021年,湖南湘江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421.60亿元,居全国新区第7位,比上年下降1位,经济总量排在湘江新区后面的福州和南京江北两个新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均超过湘江新区,分别居第4位、第5位。2021年湘江新区规模工业比上年增长10.6%,增速在全国新区中排到了第14位,比上年下降了8位,比平均增速(16.9%)低了6.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产值排名前6的新区增速均高于湘江新区。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投资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21年湘江新区投资率为82.81%,居全国新区第6位,明显高于全国新区的平均水平(46.6%),显示出湘江新区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较高。近几年湘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量一直居于前列,2021年湘江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2.70亿元,居全国新区第1位。但是,由于已经过了建设高峰期,加之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湘江新区投资增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21年湘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9%,增速排到了全国新区第11位。

4.经济外向度低。作为中部地区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不靠边、不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没有优势,外贸仍然是湘江新区的短板,亟待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外贸规模,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2021年,湘江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922.80亿元,在14个新区(陕西西咸、四川天府、云南滇中、哈尔滨、长春等新区没有数据,下同)中排在第9位;
比上年增长24.2%,增速排在第8位。2021年湘江新区外贸依存度为25.0%,排在第11位。全国有8个新区外贸依存度超过50%,其中浦东(156.0%)、浙江舟山群岛(138.0%)、广州南沙(122.0%)3个新区超过100%;
大连金普(99.8%)、天津滨海(94.4%)、重庆两江(69.0%)、青岛西海岸(64.1%)、福州(61.7%)5个新区外贸依存度均在60%以上。2021年湘江新区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与上海浦东(107.03亿美元)、天津滨海(43.20亿美元)、重庆两江(32.6亿美元)等新区差距也十分明显。

目前,国家级新区发展的理论视角主要从城市发展理论[12]、区域空间布局理论及产业选择理论[13-14]、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5]等方面展开。湘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湖南经济发展新引擎,要扛起新的责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壮大经济规模

1.优化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制订好发展规划,促进湘江新区核心区、统筹区和新片区三区联动,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

2.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创新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做好资金、用地、人才、技术、审批、政策等要素供给和服务支撑,加强产业扶持奖励,为企业稳健增长、创新发展“添薪加油”,夯实经济发展的载体底盘。

3.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要求,聚焦工程机械、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赋能,不断做实做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力求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加强产业发展

1.强化优质企业倍增计划。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大企业扩容入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以优质企业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

2.加大增量主体招商力度。锚定优质产业赛道,吸引一批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关键核心技术的投资项目落地,壮大企业梯队、增强产业后劲。

3.着力发展重点产业。着力抓好盈峰中联智能化装备、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腾达全球智造基地、大华智造基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等建设,支持工程机械、新材料、健康医疗等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和转型提质;
大力发展金融租赁,积极发展工程机械租赁,提升资本市场的活力;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抓好三安半导体、北斗产业园等建设,支持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核心产业发展,加快将新区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高地。

(三)促进项目投资

1.强化项目推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动各项重点任务项目化,以投资实物量创造经济新增量。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采取挂图作战模式,明确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的推进服务机制。

2.突出重点项目。着力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在加快推进730个年度重大投资项目的同时,重点推进十大百亿产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创新引领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和十大重点片区项目,让“五个十大”项目尽快出进度、出形象、出效益,确保完成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四)扩大对外开放

1.畅通开放渠道。加快补齐铁路、水运、航空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努力构建多位一体、快进快出、联通世界的对外通道体系。加速推进长株潭城际轨道西环线等重大融城通道建设,启动白云路、通航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望城与湘阴的对接融合,打通新区向北融入长江经济带通道。

2.建好开放平台。支持以工程机械、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产业等为重点,拓展与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积极参与承办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机大会、中国(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人工智能(湖南)大会、岳麓峰会等开放展览平台,推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合作,形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3.融入开放大局。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发展的切入点。主动融入湖南自贸区建设,构建自贸区协同促进体系,加快形成国家级新区、自贸区“两区联动”发展新优势。

猜你喜欢湘江新区湖南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疯狂英语·新读写(2022年7期)2022-11-22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经济与管理(2022年3期)2022-05-20湘江渡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悠然湘江上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0年12期)2021-01-07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文史春秋(2019年7期)2019-09-10三线建设在湖南湘潮(上半月)(2019年6期)2019-05-22湖南是我家音乐教育与创作(2019年9期)2019-05-16雄安新区的期许商周刊(2017年10期)2017-08-23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宁波三门湾新区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推荐访问:湘江 新区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