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
研究表明, 宠物与人类身心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
随着中国养宠家庭数量的增多,以及支持和反对饲养宠物两种截然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争论的增多,回答“宠物对于人类而言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变得重要,因为这将决定人们如何去对待宠物。
动物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康拉德·劳伦兹曾说过,“人类愈都市化,离开自然愈远,宠物在人类生活里的重要性也愈增加”。宠物能给饲养主带来难得的“纯粹社交”,宠物与主人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体现为宠物对于主人的依赖和陪伴。这种“纯粹社交”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萧伯纳在谈到他的爱犬时说:“如果友谊的重要之点在于遵从朋友的举动嗜好的话,那么它完全具备这一点。我落座的时候,它卧下;
我散步的时候,它随着走。这是许多挚友装都装不出来的。”西方社会对于现代家庭饲养宠物的研究和思考要比国内更早、更多,因此对于宠物的态度也更为明确,通常将马、猫、狗等视为“伴侣”,强调对这些宠物权利的保护。
对于现代人而言,宠物带来了快乐和安慰,很多饲养者亲切地将它们称之为伙伴,甚至家人。它们存在的意义和普通的动物截然不同。在人类的心理层面, 宠物已经不再是“物”,而是类似于“人”一样的角色。许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宠物与人类的身心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
对于儿童而言,宠物是忠实的伙伴,能给自己提供安慰和自尊。研究发现, 比起其他儿童,拥有宠物的儿童孤独感更弱,担心和恐惧等情绪更少;
饲养宠物的儿童会有更多的分享行为,更愿意照料比自己小的同伴。对于“空巢青年”“空巢老人”而言,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逐渐淡漠,生活压力倍增,人们愈发渴求纯粹的、不带功利色彩的、安全的、便利稳定的社会交往,宠物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从而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孤独感,减轻焦虑情绪。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空巢老人”人数已突破1亿,“空巢青年”9200万,预计2030年国内将出现2亿“空巢青年”。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空巢青年”“空巢老人”群体而言,宠物在情感上的慰藉作用日益凸显。
人类从自己与宠物的亲密关系中受益在许多研究中已经被证明。从人与宠物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与宠物之间的互动,本质上是跨物种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激发了爱与被爱的循环往复,就如同亲子之间的照料关系一样。具体来说,宠物本身具备很多可爱的特质,使得宠物有时看起来就像稚气未脱的儿童。借此,宠物博得了饲养者的喜爱和关注。在后来的互动中,宠物的回馈行为让饲养者在照料中不断地获得一种满足感,其中最让饲养者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逐渐可以用类似于理解人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宠物。在一些情况下,宠物给予的满足感会超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宠物与人类之间的情谊十分纯粹,几乎不受外界现实条件的影响,这种真诚的关系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却相对稀少。
一项比较猫类伙伴和人类伙伴的研究发现,可爱和无条件的爱是猫类伙伴中最为突出的两个特征,人类伙伴的优势则仅仅体现在可以用语言交流方面,猫类宠物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但可以给予饲养者快乐和安慰。因此宠物的积极反馈大大激发和强化了饲养者的“照料”行为,进而增加了饲养者对于“下一代”的投入。从这个角度来看,宠物与人类之间的这种“亲子关系”有了进化的意义。
西方许多发达经济体对于宠物的定义是“伴侣动物”。2020年4月8日,农业农村部在其官网公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此前关注度较高的“狗是否被列入《目录》”,农业农村部在说明中表示,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国际惯例等,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及偏爱,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国际上普遍不作为畜禽,中国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根据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宠物狗与饲养主的关系表现得类似亲子关系。实验开始时,饲养者和自己的宠物狗单独待在一个房间,宠物可以在房间中自由活动。之后会有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与饲养者交谈,并尝试接近宠物。然后饲养者暂时离开房间,过一会返回,安慰自己的宠物。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中,宠物与饲养者的互动方式与婴儿和父母的互动方式十分类似,饲养者,尤其是女性不仅会使用“妈妈语”,像抚摸婴儿一样给予宠物安抚式的肢体安慰,而且宠物也会在饲养者离开后表现出婴儿般的分离焦虑和搜寻行为。据此,研究者同样将宠物与饲养者之间的关系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而且这种依恋与宠物的年龄、性别、品种和生长环境无关。据此,已有研究推论认为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如同儿童和父母的照料关系,本质都是婴儿和父母的互动模式。在安斯沃斯陌生情境测验中,男性和女性饲养者存在语言交流量上的差异,女性饲养者的“妈妈语”显著多于男性,但两者的行为数据没有差异,这一点与进化论对照料行为的性别差异的描述十分相符,进一步证明了人宠关系和母(父)婴关系的相似性。
不过相似并非相同,人类与宠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只是一种基于照料的亲密关系,而非母婴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依恋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本质差异。例如,宠物在饲养者眼中的“婴儿”角色是恒定的,即使是成年宠物狗,它仍然将自己的饲养者视为父母一般的存在,因此人宠之间的互动不会像父母和孩子关系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一些实验细节也指出,饲养者虽然看到了宠物的分离焦虑和对自己的搜寻行为,但他们并没有像担心自己孩子一样,去要求实验者缩短分离阶段的时间。这可能是因为宠物和儿童在饲养者心中的分量不同,或者饲养者认为宠物本身的独立能力更高。
人类具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对动物具有同理心。在古今中外的东西方主要文明中,对于动物的态度多以友善为主,对于饲养的宠物更是如此。康拉德·劳伦兹在其著作《狗的家世》中描述,远古时期,人类捕杀猎物时,并没有其他动物的帮助,只有豺会远远跟在后面,准备捡人们吃剩的骨头来吃。久而久之,人类就慢慢接受了性情温和的豺,把它们当成部落的一员。那其实就是狗的祖先。“陪伴”人類的狩猎行动使豺逐渐成为人类部落的一员,其实体现了人类的共情能力和移情能力。
在古埃及文明中,猫狗是神灵的使者,猫戴着金耳环,狗佩着银项链。杀死狗或猫是没有争议的死罪。古印度文明则讲究不杀生。古代中国同样讲究对于动物要有“恻隐之心”。
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物持友好态度。例如,孟子曾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从孟子的话中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动物是富有同情心的,不愿意看到动物无罪而被杀,听到动物死前的哀鸣,君子内心是不安的,是不忍心吃它的肉的。可见儒家“仁”的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待人身上,也体现在对待动物身上。但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人被优先考虑,在人自身生存尚且艰难的情况下,杀死和食用动物成了自然选择。但是对动物施加不必要的痛苦,显然不符合儒家文化中对于“仁”的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对于不是饲养用于食用的动物,多数国家逐步出台法规对动物权利予以保护,禁止滥杀滥捕。即使是对于饲养用于食用的动物,基本上也明确在宰杀的过程中不施加不必要的痛苦。其实这些做法是人类文明一以贯之对于动物的友好态度,也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近年来中国在动物保护方面力度不断加大,除了野生动物之外,对于非饲养用于食用的动物的权利也在加大保护力度。例如一些地方已经禁止食用猫狗等“伴侣动物”。2020年3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里,把猫狗列入了禁食“黑名单”,该《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文化习俗差异较大,还很难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不过保护动物权益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
猜你喜欢饲养者照料空巢——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老龄科学研究(2021年10期)2021-11-04学中文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3期)2021-07-28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南方人口(2021年1期)2021-02-28骑车撞狗倒地受伤 饲养者有责赔四万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猪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吉林畜牧兽医(2020年4期)2020-04-17关爱空巢老人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9期)2019-01-07关爱空巢老人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5期)2019-01-06空巢生日不孤独杂文选刊(2018年11期)2018-11-06小尾寒羊饲养存在的问题和疾病防治探究兽医导刊(2015年18期)2015-12-14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中国火炬(2015年6期)201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