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鞍底

时间:2022-03-21 09:3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候鸟”人人皆知,可“候蝶”却鲜为人知。也许有人知道每年秋季数以百万计的帝王蝶,从加拿大向南飞行5000公里,历时两个月抵达墨西哥中部的米却肯州的丛林过冬,使这一方土地成为人们观蝶、赏蝶的圣地。可你知道黑脉金斑蝶的同属虎斑蝶、青斑蝶、幻紫斑蝶、异形紫斑蝶等,在中国也有迁徙越冬的现象吗?
“漠漠寒花欹晚照”夕阳把蓝色的小花和虎斑蝶映耀得分外妖娆,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大寒,在三家寨小村却可与蝶共语、与蝶共舞,幸哉、福哉,庄周与我可曾同梦。

  2019年1月初,我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短信和视频,告诉我在云南金平马鞍底,有个叫三家寨的神秘小村,数以千计的虎斑蝶,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在此地越冬长达一两个月。虎斑蝶在这个小村越冬已有数年,最多时一棵冬季开花的大树上竟有数万只虎斑蝶,它们在此聚集过夜,俨然是一道奇观。
  神秘的三家寨村方圆不足2公里,三面是崇山峻岭,与越南隔河相望。这片原始丛林世居着古老的瑶族,近百年来从原有的3户人家发展到今天的15户人家,这里消息闭塞,仿佛隐匿于世界的角落。
  每年白袖箭环蝶在马鞍底大暴发时,数量多达1.3亿只,号称“中国红河蝴蝶谷”,这让马鞍底成了云南旅游的新热点。三家寨村村民听闻后,找到当地蝴蝶爱好者,被誉为“蝴蝶小专家”的金平县蝴蝶谷管理局的杨镇文,口出狠话:马鞍底叫中国红河蝴蝶谷,我们三家寨村得叫“中国红河蝴蝶第一村”。这不是虚言,在这里夏季“金蝴蝶”成群飞舞,冬季“红蝴蝶”“开”满树梢,一年四季都有蝶。经过蝴蝶专家前去考察,村民说的“金蝴蝶”就是箭环蝶,“红蝴蝶”就是虎斑蝶,也就是这种神秘的“候蝶”。虽然红河蝴蝶第一村的美誉不胫而走,但三家寨村最终因地域偏僻,仍是很少有外人涉足。
  在当地“蝴蝶小专家”杨镇文的陪同下,我与珠海的昆虫摄影人成芳走进了三家寨这神秘的小村。多日行程的疲劳还未消除,早晨还没起床,村民们就喊着我们:“‘红蝴蝶’出来了!”听到喊声,我们背起摄影包就向外跑。只见丛林中数以千计的虎斑蝶翩翩起舞,飞出丛林,飞向村外的一处处花海。人随蝶行,我们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一片片秋季收割后的稻田里,竟怒放着一簇簇野花,红的灿烂,黄的耀眼,紫的妩媚。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冬季大寒季节。北国泼水成冰,而南国小村恰如春日好时节,蝴蝶为花而来,我为追蝶而至。一簇簇花丛“红蝴蝶”,或轻盈妩媚,或婀娜多姿,或似嫦娥奔月,或似大鹏展翅。只听按动相机快门的“咔嚓咔嚓”声,一幅幅“飞飞双蝴蝶,低低两差池”“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充满诗情画意的蝶影储存在了相机里,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当夕阳与群山“接吻”时,“红蝴蝶”仿佛听到了回归的号令,纷纷离开花海飞向丛林,追随着蝴蝶我们又跑向丛林的高处,等待拍“红蝴蝶”聚集一树的奇观,可遗憾的是“红蝴蝶”都聚集在树丛中间一棵大树上,群树遮挡,只可观赏,无法拍摄。让我们只能“望蝶兴叹”。成群的“红蝴蝶”纷纷落在了大树的柔枝或干枝上,形成斑斓的“蝴蝶树”。最让人感动的是每当一只蝴蝶归来凌空盘旋时,先行一步的蝴蝶们都跳起“红裙”舞,似是在欢迎后来者。沉浸在这梦幻般的仙境,像轻酌了玉露琼浆一样让我心醉神迷。
“飞入菜花无处寻”乡愁中儿时追蝶的记忆,不知在脑海中回放过多少次,当蝶们再次在菜花中出现,让我仿佛又回到了追蝶的童年时光,田园风光、追蝶童趣,情景再现,童心永存。

  杨镇文告诉我们,这“红蝴蝶”晚上并不固定在一棵树上,有时在森林丛中,有时会在村旁的小一点的树上过夜,有时在左边的树林中避寒,有时又会跑到右边的树林中藏身。是风向所致,还是气温影响蝴蝶的行为?它们夜晚总是聚集在一起,是抱团防寒,还是抵御天敌,或雌蝶分泌出一种性刺激素,引诱雄蝶赶来“赴会”?这些问题常在人们脑海中浮现,只是至今仍无准确的答案。“红蝴蝶”从何而来,又飞向何处?“红蝴蝶”年年飞至小村越冬,竟也有大小年之分,多时数以万计,少时也有数千只,“红蝴蝶”的一个个谜团,仍待人们去探索、去发现!
“留连戏蝶时时舞”花团锦簇,彩蝶飞舞。鲜花与蝴蝶相映,美景绽放在镜头中。那一支支舞蹈为这四季如春的小村寨增添了几许柔和与明媚,让这一幅蝶恋花之景如诗文一般刻画在我的脑海。
“花丛乱数蝶”花儿盛开,蝴蝶自来。这朵冬季盛开的小花,引来虎斑蝶前来觅食。花不艳,有蝶则美,蝴蝶妖娆、妩媚,一生总向花深处。蝴蝶不仅飞入文人的诗赋词曲,飞入缱绻缠绵的爱情故事,更成为国人文化中抹不去的符号。
“愛伴西施去采香”雄蝶的“毛刷”是征服雌蝶的秘密武器,拍摄雄蝶“毛刷”,既要了解雄性蝴蝶的习性,还要有几分运气。

推荐访问: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