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和实践启示

时间:2022-03-20 09:42:5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践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以达至社会治理的最终愿景。社会治理以多元治理取代傳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为特征,在社会生活领域实施现代治理。在治理过程中,社会治理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创新公益事业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治理的基础,以标准化建设、幸福感评价、新媒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增强治理的能力,在不同领域共同增强社会治理的成效,对推进社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治理;多元治理;内涵特征;治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9)02-0058-09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
  (一)社会治理的格局是共建共治共享
  “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格局,亦是社会治理的整体逻辑框架。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从“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制”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提法,社会治理历经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2]。“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当前社会治理实践的发展指明方向。
  “共建”,注重社会治理的主体性。从政府主体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1]的多元化主体转变。“共建”的主体规避传统社会管理中常见的横向层级政府与纵向主管单位“条”“块”分割现象[3],是对政治体制管理方式进行有力补充,也是应对当前社会秩序调整、社会问题解决所采取的适应性办法和创新性措施。
  “共治”,着重社会治理的理念与方法。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到社会建设等,兼顾不同领域的协调共进,摒弃以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增强民众的幸福感。从唯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注重CPI的协调发展模式。而在治理方法上,从传统的政府统一性行政指令或“一刀切”模式,到多元治理、多种渠道的综合型方式。
  “共享”,注重治理的过程协作与成果广惠。在治理过程中,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信息获取成本。治理资源共享,提高治理资源的利用程度。治理手段共享,增加治理的组合模式。治理进度共享,增强主体间工作的协同效应。而成果的广惠,是“将改革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推动社会阶层结构分布的合理化,缓解贫富差距及其衍生的社会问题,增强民众的“获得感”,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由此,“共建共治共享”体现治理主体——理念机制——成果目的的逻辑线索。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形成“共建”主体,多元理念和机制形成治理实践的“共治”目标与方法,“共享”成为治理的最终彼岸,共同形成社会治理的整体框架脉络。
  (二)社会治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社会治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根本。围绕核心思想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方式应以人的更好生存与发展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社会治理的对象在社会,社会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社会成员的共同属性构成社会的整体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并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5]。换言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治理工作才能扎实进行。而人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作为出发点,社会由不同类别的群体成员组成。按地域分布有东部、中部、西部等,按年龄结构有婴幼儿、青少年、中年等,按弱势对象划分有老人、残疾人等。教育、贫困、医疗等不同领域的社会问题内嵌在各类群体中,不同群体有着相应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社会治理工作正是基于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开展具体的治理实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服务。作为归宿点,社会的运行与发展状态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是检验社会治理工作的考核标准,社会民众的美好生活是社会治理的最终归宿。
  社会治理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成员创造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传统意义上社会问题的解决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找寻问题的根源、发生逻辑、解决途径等。在此逻辑指导下,社会问题的零发生、零损失成为社会管理或治理工作的指标,管理或治理主体更倾向堵、防、控的方式,采取行政高压堵住问题的发生,掩盖和控制问题的传播,以压抑个体发展的方式确保社会的协调和平稳。而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注重改造现存条件,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导向,为社会成员创造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社会问题的发生在于社会既定的制度、机制、物理环境等要素与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相矛盾,社会治理手段不仅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更在于坚持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归宿,改变阻碍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为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是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在基层。基层承担着社会治理实践的主要任务,但难以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长期存在的难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既需要明确近期任务,也需要制定长期目标,并使二者紧密衔接[6]。结合基层情况,明确具体的任务,方能有效落实治理工作
  基层治理重在强化基层各级组织架构的建设。通过组织架构,有效组织社会民众参与基层治理,赋予社会民众治理的权力、义务与职责,增强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责任意识与自主意识,积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和服务,如艺术、健身、老年服务等,构建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培育居民自发性小社团,从而增强社区信任和合作,实现共同利益[7]。
  基层治理重在治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合实际问题对症下药,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避免形式化的治理过程。循序渐进地培育社会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参与激励机制,挖掘并运用社区的各类资源,增强基层治理的效益。

推荐访问:治理 内涵 启示 实践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