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时间:2022-03-18 09:48:2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灵活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等方式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合作;探究;现代媒体
  一、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基本上就是满堂灌,学生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整堂课老师也很少提问甚至根本不提,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老师感到讲课没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备受推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不但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让中等生和学困生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大家都知道,学生年龄小,喜欢好动,但是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蛮高。在数学课堂上遇到老师提出的探究题,就应当鼓励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尽量做到让学生先在小组之间进行探讨,每一小组的成员都应该加入并积极思考,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每一组讨论结束的时候,我们要让每一组找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在全组发言完毕,我们在发现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相符时,应该首先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否则很容易打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尽量使用解题方式不唯一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之后的课堂小组讨论中也能更加用心,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做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法,我们还必须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以此进行分组,并且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成员的形式参与合作讨论,对同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中,能够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增强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和体现。既然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就应该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探讨学习。要保证小组合作的质量,就必须让每个成员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习惯于简单做出评价,这不仅忽视了学生学生态度而且还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种评价很不科学。从一般意义来说,评价是合作学习的引导棒。所以,我们老师在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得出学习成果后,要秉着“坚持目的性、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科学评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采用现代教学媒体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由于年龄偏大比较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毕竟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师生也应该与时俱进,现在的小学生接触新生事物较快,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很难适应枯燥、单一的数学课堂。所以传统的数学教学很容易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丧失等问题。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基本上都安装了多媒体。而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概念、规律以及相关的推导过程都相对抽象,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们老师也知道,多媒体的优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与进取。数学本身是一门极具抽象的学科,小学数学更是学生的数学学习道路上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既然这样,我们老师就要想法把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让学生学好数学,爱上数学。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老师就应当重视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枯燥、单一的学习氛围。尤其是要从学生實际出发,结合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两者的有力结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初步的立体印象和感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可以把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体的图片,以及许多平时我们不常看到的物体的图片,以此增强学生对物体的认知能力,把他们的抽象思维尽量丰富具体化,提高学习效率。又如,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由于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并不能在脑海中形成三维立体图像,导致无法理解有关长方形的体积、表面积等知识。对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立方体的三维图形,并通过动画展示出立方体的长、宽、高以及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推荐访问:新课改 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