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处发现美善,阴影中看取光明

时间:2022-03-17 09:41:1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读衣向东的《重返汶川》(《啄木鸟》2018年第4期),是一个情感倍加磨砺的过程,我不得不跟随他的笔触重回十年前“5·12”汶川大地震的现场,经历亲人间猝不及防的生离死别、城市摧枯拉朽式的瞬间粉碎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绝望和渺小。幸运的是,作家由苦难出发却不迷恋苦难,而是在苦痛中生出一朵花来,让人拨开瓦砾见到了阳光、爱和希望。
  “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或者脸上的一道皱纹,但对于经历过、见证过那场灾难的人来说,它是深夜里的梦魇,静默时的凄楚,是无数次刻意回避的回忆,欲言又止的沉默和割舍不断的牵念。
  衣向东就是其中的一位。人物,采用双线叙事的结构模式,一条线再现十年前的地震现场,回忆了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公安民警们在地震发生时的英勇之举,另一条线回到当下生活,真实记录这些抗震英模在褪去英雄的光环,抚平内心的伤痛之后,生活归于平静的平凡故事。作品以一种近乎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讲述,语言干净、质朴,没有任何的包装,甚至拒绝任何无用的修辞。如“手机屏保上的笑容”一章,作家讲述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的张贤德时写道:“他的手机屏保就是儿子的照片。我的心一颤。整整十年,张贤德一直是看着儿子的照片过来的,那个永远十三岁的少年,那永远灿烂甜美的微笑。”就是在这些明明最应该煽情的地方,作家化丰富为简单,化深刻为平淡,用一种简洁而直观的方法描绘出所见所想,让读者自觉参与到作品的喜怒哀乐之中,与人物同喜同悲,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体验空间。这些不事雕琢的描写,有着朴素的诗一般的静美,是对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最好的诠释。也就是在这些最纯粹、最质朴的细微之处,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公安民警在危难时刻迸发出的人性光辉,也看到了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情和可爱。
  平静的语言托起的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十年前的《震区警察的记忆》应该说是一部塑造抗震英雄的文学作品,但作家并没有把这些英雄刻意拔高,也没有一味膜拜和讴歌,只是真实地记录下基层公安民警们在面对重大灾难时,职业的使命和人性的考量让他们做出的自觉选择。十年后的《重返汶川》,当英雄们褪去光环,生活归于平淡之后,这些人更是亲切熟悉得像我们的家人、身边的朋友,或者刚帮助我们解决了难题的任何一个可爱的民警。如在“万人感动的一本相册”一篇,在地震中失去爱人的胡军重新组建家庭后,不管出门会朋友还是散步,都会带着现在的妻子一起走,只是因为“原来很少有时间陪前妻,挺后悔的,不想再后悔,所以很珍惜跟她在一起的日子”。“一生中的八天八夜”一篇,在地震中与丈夫赵刚失联八天之后,妻子至今心有余悸,总担心赵刚会突然丢了,赵刚不上班的日子,他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此外还有想去长城和天安门看看的白禄斌,特别擅长解决群众纠纷的“黄铁嘴”,一辈子不想再回北川的徐根发等,这些人,有的曾经被评为英雄模范,受万人瞩目,有的在地震中家破人亡,懊恼自责,但不管是站在人生的巅峰还是落入命运的低谷,他们最终用一份平常心寻找到了生活的正常轨道。在描写这些人物时,无论是十年前抗震救灾时的奋不顾身,还是现在在平凡岗位上的知足常乐,抑或对于当下平静生活的珍视,作者都给予了客观真实的呈现。正是这种真实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也正是作家对于这份真实的如实呈现成就了这部纪实作品的艺术品格。正如作家衣向东所说:“英雄总是诞生在非常时期,而人生中更多的时刻,是由平常的人、平常的事组成的。”作家在平凡的生活、平常人身上,发现了生活之美和生活之真,可以预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这些平凡生活中的平常人,依旧会舍生忘死地冲到第一线,闪烁出英雄之光。
  应该说,质朴的语言和鲜活的人物背后,是作家衣向东对于文学创作的赤子情怀。十年前他在震后的汶川多次涉险,却并不急于求成地挤进关注的热点,十年后的今天更是有太多的题材可以选择,但那份搁置不下的感情却又让他重新走进汶川。对于汶川,对于那些曾经一面之缘的民警,他身入、心入、情入,所以才能以如此自如的笔调写出他们的悲伤和欢笑。在“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衣向东创作《重返汶川》,不仅是为了了却他自己的一桩心事,也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理解,其真实质朴的表达方式,细微之处透露出的真情,阴影之下放射出的光明,值得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去细细品读。

推荐访问:幽微 光明 中看 阴影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