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理念

时间:2022-03-12 09:32:5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胜利小学 辽宁 盘锦 124010 )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语文教师都想在作文教学这块领域中找到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作文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的提供了探索方向。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留心观察;生活体验;个性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31-02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 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不仅是一种教学要求更重要的反应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主要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但是观察之后,小学生不一定能写好作文。原因是除了小学观察能力不强外,还有思维能力不强,以及语言储备不多等原因。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儿童通过阅读去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揣摩文章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由于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提供了概括化的生活原型,提供了表达这些生活原型的典范性的语言,学生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习表达方法。经过由仿到创,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
  对小学生而言,生活依然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在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可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引导小学生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記在自己带的小本子上。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最后做一做:回到家后,可以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指导学生用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可以以春天为主题,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一下自己的教室。也可在精心制作的贺卡上填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通过这样作文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在生活中寻找到习作的乐趣。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快乐的事,快乐地写,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中还提到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这里使用“表现”一词来替代“表达”一词,显然另有深意。表现是更富于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为了某种需求。在这客观事物的叙述、议论中。调动积累、参和感情、融入个性、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样,表现也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一种个性化行为。
  儿童说话总是和自己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和他们的兴趣、新奇感相联系,主要是一种个体经验,感受的自由表达。他们在儿童群体里表述的“伙伴语言”,“虽然幼稚,但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词语,还有不少独特的表达方式。遗憾的是,当儿童进入课堂发表意见时,语言就变得如此单调和苦涩,特别是写在作文本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就变质、变味、走样变成了常见的成人话语的粗糙的复制品。究其原因主要是要求太高又缺乏自由表达的氛围。诺瓦利斯说:“只有当人纯粹是为了说而说时,他才真正说出来神奇的,原初的真识。此话可能有些偏颇,但对儿童来说是适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很有针对性的。
  我上过一年级的一节作文课,课题为《我喜欢的小动物》。其中一幅图是一个鱼缸里有许多可爱的小金鱼。我引导学生观察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金鱼吗?”齐答“喜欢”。我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呢?”一位小朋友说:“我喜欢金鱼乱游”,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声。从儿童心理的角度看,他们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一天上六节课,有时还有课后作业。回想幼儿园里快乐的游戏,看着金鱼活泼可爱的神态,她们多么羡慕金鱼能在鱼缸里乱游啊!言语虽然不那么规范,但却表达了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我因势利导,首先表扬了孩子们发言积极。继而又要求其他小朋友们帮助她尝试用别的词语代替论“乱”字。课堂上出现了一种自由表达的氛围。一个孩子说:“我喜欢金鱼自由自在地游”。另一个孩子说:“我喜欢金鱼快快活活地游来游去。”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习的语言。依我看来,孩子们用了“乱游”二字也不算错。一个“乱”字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此时此刻的心绪和感受。
  儿童作文应具有灵性,赋予诗性,想像、幻想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尤其是幻想是儿童超越时空的限制,摆脱理性的束缚。在“亦真亦幻”中写显露儿童的天性。鲁迅说:“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由于孩子们插上了幻想的翅膀,是它们在属于自己的儿童世界里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此时孩子们的习作无论纪实作文、想象作文都会视野开阔、思想畅达,观察细致,联想丰富,许多精彩俏皮的儿童话语,独出心裁的表达方式都会出现在儿童作文本上。教学证明,只有当学生真正是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

推荐访问:新理念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