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九0年代的大学生活

时间:2022-03-08 09:36:3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赵钢
  自由摄影师。1996年开始职业摄影生涯,曾任《新京报》、《华夏地理》杂志、《新周刊》杂志摄影师。2012年成为自由摄影师,近年创作多围绕中国古代文化遗存展开。他完成于1996年的第一个摄影专题《我的大学》将于近期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对拍照片的人来说,重看、重做照片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这些照片来自摄影师赵钢的第一部作品,记录了长春一所大学90年代初的校园生活。做了20多年职业摄影师,赵钢即将把这部《我的大学》以图书的方式出版。时过境迁,这不再只是一份纪实摄影材料,集体与私人的记忆混合,如同窖藏陈酿,缓慢释放的气味,飘向何方?
  ——编者
  赵钢成长在哈尔滨,高中时开始玩摄影。1991年,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父亲将他的照片拿给同在铁路上工作的王福春看,王福春当时因“火车上的中国人”已经有了名气,看完照片,他收了这位学生。王福春是创作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赵钢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他的提示是:你就直接拍作品。于是,在大学四年期间,赵钢持续拍摄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成了《我的大学》这组作品。那是90年代中前期,照片中的长春光机学院,仍有80年代大学生活的味道——同时在校的学生,有些是80年代最后两年入学的。
  赵钢大概是会“痴”的那类,他回忆还是高中生的他进入王福春暗房的那一刻,“一下就把我抓住了,就觉得摄影这个事儿跟我是一体的”。大学的头两年,几乎每月的某个周末,他都会从长春坐火车回哈尔滨,“每周六下午,我到长春站买票,四五个小时的火车,晚上到家吃口饭就开始放大照片,八九点到夜里三四点,放二十多张,睡一会儿,早上九点到王福春家,他给我看照片,中午回家吃口饭,然后就去哈尔滨站坐车回长春,天黑到学校。”持续而密集的拍摄和探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很难得的学习体验。
  在拍的过程中,他是按照当时视野中深度报道摄影的方式去拍的,学生会、宿舍、学校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会拍摄。到了大学三年级,王福春看他的照片说,你的拍摄状态已经进去了,多拍就可以了。赵钢毕业后,把相机留给低他两级的学妹、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丁凤园,来自她的一些胶卷,在这个作品中补充了很多关于女生宿舍生活的内容,让这个作品更完整。
  王福春本人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他的照片中有对日常生活的观察,透露幽默的趣昧,赵钢很快可以接受到他作品中的昧道,感受到很多东西。他现在回看那时候自己的摄影经历,觉得当时对摄影的认识还是局限在纪实摄影框架里,因为那个时代所能见到的资讯太有限了。当时王福春在哈尔滨有几个学生,有的是開影楼的,有的是不同单位的公职人员,赵钢是其中最小的。偶然的机会,有人从图书馆借出来两本台湾摄影家阮义忠著的书《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大家传看这两本书,其中的图像无疑带着完全不同的气息,“我们成天聊的都是怎么看得懂大师作品,那里面很多照片我印象特别深,视觉的力量非常直接,但更多的东西就没有了。”多年后,再谈到自己的摄影创作,赵钢说,在后来的摄影经历中,他需要能在理论上给予指导和启发的人,但是一直没有。从摄影记者到自由摄影师再到一个影像创作者,他一直在摸索和学习。现在他的创作,一直围绕中国古代文化遗存展开,这是他不断发力的场域。
  两三年前,我在连州摄影节的一间展厅看到这批照片中的几张,印象深刻。青年人的敏感溢出了90年代的纪实摄影“体例”,对个体经验的直接反映出现在照片中,这私人视角也处于一种过渡阶段。照片中的集体生活,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桎梏,也是最后的闲散时光,之后这些生于70年代初的人,就正式进入90年代的社会了。
  为做书重新选择照片的过程,赵钢选了一些以前不会选的、更私密和直接的照片。三百多个胶卷的底片,一万多张,他扫描了七百多张,选了四百多张打印了小样,从中再筛选出两百多张作为这本书的材料。回看这批二十多年前的照片,赵钢想,当时为什么那么痴迷把这件事干了?每个选择和判断从哪里来的?这些人怎样长大,又变成什么样,现在他们怎么样了?

推荐访问:大学生活|年代|大学